第五,扩大人文交流渠道。国家间友好的基础在于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。中方建议探讨成立中日韩三国分设的东盟中心的定期交流机制。中方支持继续开好10+3文化、教育、新闻部长会,继续举办东亚商务论坛、“双十万留学计划”、青年科学家交流等项目,希望各方尽快签署《10+3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》。明年中方愿在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中安排6500万元人民币,用于支持本地区交流合作项目。李克强充分肯定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,希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奋力开拓,在改革开放创新方面迈出更大步伐、作出表率。
四是坚持非传统安全合作,维护共同安全。面对恐怖主义、气候变化、网络安全、跨国犯罪、毒品传播等日益突出的非传统安全挑战,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,各方必须合力应对。我们要加强对话沟通,积极践行共同、综合、合作、可持续的新安全观。中方支持峰会发表关于打击跨国犯罪和毒品传播的声明,将于本月在华举办反恐联合演习,继续资助联合国相关机构于下月在泰国举行地震应急演练,为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作出贡献。中方已连续三年举办亚太地区安全架构联合研究,愿继续支持探讨符合地区实际的区域安全理念和架构,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提供智力支持。转变政府职能是释放改革红利,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。李克强来到自治区发展改革委,仔细询问国家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是否放下来了,取消审批效果怎样,有什么建议。他说,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,要从过去坐等审批转向主动加强为企业为基层服务。这样可以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,提高经济运行效率,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。中央政府会继续简政放权,各地也要放开更多领域和更多经营活动审批。同时要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。“放”和“管”都是为了发展,放得越到位,管得越有效,越能激发市场活力,增强内生动力,更好惠及人民群众。
二是推动经贸合作提质升级。在我此访中,中国与四国分别达成了产能合作框架协议,推动了包括“两洋铁路”、“两洋隧道”在内的重大项目合作,共签署能源矿产、基础设施建设、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文件70余项。我在中国-巴西工商界峰会闭幕式上提出了中拉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新思路,就是要契合拉美国家发展需求,秉承开放包容原则,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,实现互利共赢、多方多赢和共同发展。建议双方共同探索“3×3”合作新模式,即共同建设物流、电力、信息三大通道;实现企业、社会、政府三者良性互动;拓展基金、信贷、保险三条融资渠道。中方鼓励中国企业赴拉美投资兴业,加强能源、矿产和农产品深加工合作,打造机械、冶金、建材、化工、食品等领域全产业链合作,推动中国装备与拉美需求相契合,开拓新能源、互联网等面向未来的合作领域。双方可探讨建立经济特区和产业园区,商谈包括自贸协定在内的各类贸易投资便利化举措。中方设立中拉产能合作专项基金,提供300亿美元融资支持,用于推动中拉产业和投资合作项目。这里我要特别强调,中拉合作是在尊重相互文明,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开展的,中国装备也将符合当地环保要求。在陶溪川陶瓷产业园,李克强观看工艺大师的精美作品和海内外创客们的产品。他说,你们的瓷器千姿百态,万众创新就是要与众不同。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,要传承专业精神、工匠精神,瞄准世界先进,发展高端陶瓷,提升我国陶瓷产业水平,把千年瓷都打造成国际瓷都。
二是继续围绕破解深层次结构性矛盾,进一步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,以带动有效需求,补上投资的短板,扩大居民消费,拓展新的增长领域。三是继续用好和盘活财政金融增量与存量资金,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、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,更多惠及“三农”、小微企业、服务业。通过我们的努力,把“改革的红利”转化为“发展新动能”“民生新福祉”。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条件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,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。第二,推动贸易便利化。双方有了共识,关键在于落实。两国三个工作组要于年内运转起来。还要用好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和两国经贸合作委员会机制,稳步推进《中越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》,落实好《农产品贸易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》,加快重大经贸合作项目的实施进程,力争双方贸易额2017年达到1000亿美元。对中越两国来说,这个数字并不大,只要我们齐心协力,不仅能够达到,而且可以超过。中方不谋求对越贸易顺差,将继续采取措施扩大从越南进口在中国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。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越南最大贸易伙伴,并已成为越南果蔬、大米和天然橡胶的最大出口市场,也是越南水海产品、腰果、咖啡等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,中国的机电产品和原材料等,对越南工业发展和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。双方的贸易往来要进一步加强,还要有金融的支撑。中方愿与越方一道,推进两国本币互换、本币结算。这些都将有利于推动双方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、便利化。
朝着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迈进,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全新课题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。我们既要继续发展工业文明,又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。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,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。在广阔的国土上保护生态环境,也是世界性难题。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,既要有“走钢丝”的忧患意识,也要有“登高峰”的必胜信心。发达国家几百年里逐步实现的工业化、城镇化,在我国正加快推进;发达国家上百年间逐步出现的资源环境矛盾,在我国也集中显现。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,汲取一些失败的教训,发挥新兴国家的后发优势,可以避免重复“先污染、后治理”的老路,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。中国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,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,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在发展中保护、在保护中发展,通过转型发展,实现发展经济、改善民生、保护生态共赢。地区和平稳定是东亚合作的前提和基础。中国是朝鲜半岛的近邻,坚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、坚持维护半岛及地区和平稳定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面临的问题,是中方的坚定立场。中方为此提出了“双轨并行”思路和“双暂停”倡议,希望各方积极呼应,避免采取任何加剧局势紧张的言行,为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半岛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。
在第33个教师节到来之际,李克强总理8日考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,看望这里的“工匠之师”。他说,你们不仅讲解书本知识,同时传授职业技能;不仅引导学生服务国家、服务社会,同时培育学生修炼匠心、格物致知。有人把教师比作灵魂工程师,我希望你们同时成为“中国制造”卓越雕塑师。第一,创新亚欧合作理念。各方应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,推进亚欧友好合作全面深入发展。几十年来,亚欧大陆的力量分布更加均衡,各国利益交汇越来越多,日益形成“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”的局面,平等享受政治尊严、发展成果和安全保障的内在需求持续增强。各方应当顺应潮流,推动地区伙伴关系向着更加立体、深入的方向发展,开启同舟共济、荣辱与共的亚欧合作新航程。
李克强指出,今年适逢中以建交25周年,也是中以创新全面伙伴关系元年。我们愿同以方加强创新合作,打造新的亮点和增长点。希望双方深化创新战略对接,增进创新思想交流,探讨创新合作模式,推动两国更好实现优势互补、互利共赢,也为全球创新合作与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。面对这些新问题,中国政府既没有惊慌失措,也没有盲目乐观,而是未雨绸缪,紧密结合中国实际,采取有效的应对之策,如实行定向调控、差别政策等,从而使经济一直处于可控的区间,没有走出可承受的波动范围。
东亚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,值得我们倍加珍惜、用心呵护。中方愿同峰会各方加强互信、坦诚对话、深化合作,为共创地区美好未来和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不懈努力。有记者问,李克强总理将出席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,请介绍李克强出席论坛期间有关活动。中方对今年论坛有何期待?
中国愿做共建和平的伙伴。中方倡导共同、综合、合作、可持续的新安全观,愿与地区国家以国际法和规则为基础,打造以东盟为中心、开放包容的亚太安全架构。中方愿与东盟国家维护南海积极向好局面,通过友好协商妥处分歧,稳步推进“南海行为准则”磋商,将南海打造成为和平之海、友谊之海、合作之海。考察中,李克强充分肯定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,希望天津继续发挥区位优势,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,着力完善体制机制,推进转型创新,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。
第六,努力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。双方应乘“中国—东盟海洋合作年”的东风,继续推动海上合作,建议定期举办中国—东南亚国家海洋科技与环保合作论坛,推进中国—东盟海洋合作中心建设。中方将于明年举办首届中国—东盟农业合作论坛,愿同东盟加强农业能力建设合作,共同维护地区粮食安全。希望双方早日通过《中国—东盟环境合作战略(2016—2020)》,建设环保信息共享平台,探讨建立中国—东盟生态友好城市发展伙伴关系,携手实现绿色发展。嘉士伯集团主席弗莱明·贝森巴赫:尊敬的李总理,您好,非常感谢您今天上午精彩的致辞。我是来自大学的代表,我们和中国科学院有良好的合作。我一直感叹中国政府对教育和研发投入大量资金,也相信对教育和研发的投入是最佳的方式,能让我们去应对今天面临的挑战,包括气候变化、环境变化和生态多样性的挑战。我有两个问题,都是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,中国政府正在逐步落实进一步减税降费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,以推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。第一个问题是,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日趋不利,中国政府是否会出台更多措施帮助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?第二个问题是,中国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释放中国这个大市场的潜力?
2021-03-07 21:57:25
2021-03-07 21:57:25
2021-03-07 21:57:25
2021-03-07 21:57:25
2021-03-07 21:57:25
2021-03-07 21:57:25
2021-03-07 21:57:25